關閉

國際電腦展1萬美元入袋! 中山大學助攻創業生奪企業獎

2024-06-08

【視傳媒記者吉雄世/高雄報導】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為台北國際電腦展「COMPUTEX 2024」抵臺掀起炫風,國立中山大學扶植的學生創業團隊「黎聲科技」代表參展,創辦人是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研究生劉昊昕,其創新研發被專家評為「臺灣最先進的直立式全向動力轉向系統」,成功在InnoVEX 2024新創競賽摘下智慧車聯網獎企業獎殊榮,獎金上看美金1萬元,展現中山學子蓬勃的科研能量。


   中山大學表示,2024台北國際電腦展6月4至7日於南港展覽館展出,其中亞洲指標新創展會InnoVEX 2024以「Innovation Hub of Asia」為主題,聚焦AI、智慧移動、半導體應用、綠色科技等四大創新主軸,吸引逾30國近400家新創共襄盛舉。中山大學貨櫃創業基地培育的新創企業「黎聲科技有限公司(ReisenderTECH)」代表參展,創辦人劉昊昕透過特殊選才管道入學海工系,從大一讀到碩一,在電子機械設計領域有深入的投入,大學時代開始,就會幫忙設計製造實驗室小型儀器,去年媒合加入中山大學貨櫃創業基地,這次展出堪稱企業首航,就一舉獲得「Smart Mobility Award 智慧車聯網獎」獨家殊榮。


   「雖然我才24歲,但已有6年業界經驗。」劉昊昕表示,國中就對機器人、3D列印等領域產生濃厚興趣,加入重點培訓社團,與機器人結下不解之緣;高中組隊參加FIRST機器人競賽、APRA亞太機械人聯盟競賽等國際機器人賽事進行科學交流;高三初出茅廬嘗試獨立接案,深化學習。大學就讀中山海工系,投入更多時間鑽研興趣並發展水下技術。他曾主動邀請業界前輩成立「旅人技研」自發性研究團體,切磋技術之餘,也比同學更早加入實驗室。最拚時一年要出200張工程圖,試圖解決各種機器人研發製造的疑難雜症,還曾接過工研院案件,「在實戰與研究中,技術基礎快速累積。」父母全力支持他的學業,劉昊昕沒了後顧之憂,持續投入盈餘增購設備,成為今日公司雛形。


   劉昊昕表示,大三那年,同儕開始為畢業出路做準備,他突然福至心靈,「希望工程師們可以在一個舒適的環境研究喜歡的領域」,對創業有了憧憬。不料新冠疫情席捲全球,他目睹這場災疫如何重創工程界,計畫只得暫緩。白手起家的過程,因資金不足,青創借貸屢遭碰壁,也讓他沮喪。直到去年透過學校教授引薦加入中山貨櫃,他盤點近年陸續添購的20臺3D列印機、各式金屬加工機具、電腦設備、耗材與上百支手工具等,在育成中心輔導下,終於從團隊到公司。


   中山大學全球產學營運及推廣處表示,學校致力培育創新創業人才,支持師生與校友創業,不僅提供入駐的青創團隊擁有一對一諮詢服務、媒合商展的機會,彩色貨櫃空間鄰近亞灣2.0和高雄軟體科技園區,也以優惠性價比提供承租。貨櫃創業基地協助劉昊昕成立公司,在InnoVEX 2024新創競賽逾百支隊伍中闖進決賽,更找來專業顧問提供商業英語簡報的密集培訓,助攻團隊斬獲佳績,未來更期待協助校園團隊躍升國際舞臺連結國際買主,展現國際新創培育實力。


   「挑戰才剛開始,但我們麻雀雖小、五臟俱全,科研實力堅強!」劉昊昕自信表示,他們在機器人設計、自動控制模組零部件、泛用型機器人、自動化水下儀器設備等領域,有專案產品研發和執行力,且超過8成的產品零組件都是MIT。此次展示革新性的直立式全向動力轉向系統獲評審一致好評,因其獨特技術,不僅齒輪重量僅為傳統鋼齒輪的三分之一,但壽命和強度相當,新穎設計架構更可以讓機器人、無人搬運車系統(AGV)及其他自動駕駛車輛可向任何方向移動,被專家評為「臺灣最先進直立式全向動力轉向系統」,吸引6、7家投資者詢問。
圖1:2人團隊合照,劉昊昕(右)與創業夥伴劉朝崴(左)。
圖2:劉昊昕(右)與創業夥伴劉朝崴(左)授獎。
圖3:團隊進行競賽簡報。
圖4.5:InnoVEX 2024新創競賽獲獎團隊。